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欧万里车。”在4月16日举行的“万千气象看四川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青白江区委书记王林用这句改写自杜甫名句的诗,生动描绘了当下成都国际铁路港的繁忙盛景。“中欧班列犹如一道桥梁,一端连着四川,一端连着世界,拓展了四川的外延,让川货出海有更多选择。”
发布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:2024年成都国际班列开行量突破5500列;截至今年1月,中欧班列(成渝)累计开行量突破3.6万列,开行规模持续领跑全国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,全年累计进出口汽车达4.4万辆,货值近80亿元,“买进口车、到青白江”正逐渐成为区域消费新时尚。
航拍镜头下的成都国际铁路港,钢铁轨道纵横交错,国际班列川流不息。12年前,首趟蓉欧快铁从这里鸣笛启程,架起了连接成都与波兰罗兹的亚欧大陆桥,开启了四川对外开放的新篇章。
成都国际铁路港
如今,这里已形成中欧、中亚、中老等国际班列协同发展的“组团出海”态势,构建起覆盖8大方向、20条国际干线的多式联运网络,实现与境内外150个城市的互联互通。创新打造的“澜湄蓉欧”“越桂蓉欧”铁路快线,将东南亚水果入川时效压缩至4天,欧洲转运仅需11天;与钦州港、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的铁海联运通道,则为“川字号”产品出海提供了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保障。
亚蓉欧大通道通达全球
国际班列的飞驰不仅畅通了物流通道,更带动了整车贸易的蓬勃发展。在青白江的中欧汽车城和综合保税区内,整齐排列的平行进口车与出口二手车成为港区独特风景。
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出口车辆成一道靓丽的风景
作为港区汽车贸易的先行者,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富介绍:“汽车‘坐’火车的模式,开创了成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。”依托四川最大整车进口口岸优势,公司已建成西部最大保税车城——中欧汽车城,并承担多项国家级汽车贸易试点工作。
中欧汽车城展出的平行进口车
目前,港区已实现平行进口、二手车出口、新能源汽车贸易等全业态覆盖,“买进口车、到青白江”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。
中欧班列不仅是经贸往来的“钢铁驼队”,更是文化传播的使者。去年9月,“中欧班列文化专列·青白江号”在服贸会惊艳亮相,通过数字技术融合,生动展示中华文化、四川特色和青白江文创,推动沿线国家实现从“经济联通”到“民心相通”的跨越。
"中欧班列文化专列·青白江号"亮相服贸会
市民在"中欧班列文化专列·青白江号"体验
这一创新实践以班列为载体、科技为支撑、文创为媒介,成功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“青白江范式”,获得央视等30余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,成为“一带一路”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。
记者:吴静
文编:曾好
美编:方雅雯
编委:赵望
监制:陈军德
总监制:刘文芳
转载于公众号【成都青白江】